仲春by大白鹅(仲春)
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应建立季度空气质量目标考核机制,依据精细化考核的结果,建立市级党委政府对区级党委政府的约谈问责机制,让治霾措施治标又治本。
近几年,频发的区域雾霾反映我国传统发展的模式及其可持续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目前的侵权责任法和环境保护立法,只有企业超浓度或者超总量排放大气污染物才会承担环境侵权责任。
如工业大类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排放量远远大于农业排放量,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排放的危害远远大于农业排放的危害。(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但是,雾霾的发生,各行各业都有贡献,损害也是区域的,不再是具体的人群,而是区域人群,这说明传统法律规定的点源污染追责模式在新型污染形态下已经相对失效。综合区域和行业的特点来看,若某区域或行业排放总量较大,其地方政府与行业部门就应当承担主要的管制责任。为此,中央加大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建立了转型战略和应对举措。
同一行业内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承担的责任不同,如火电厂、冶炼厂、水泥厂等,这些高耗能的企业既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又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在整个减排过程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在大中城市,因为人口集聚过多,这些排放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肯定不小,在治理雾霾的工作中不容忽视。论坛上,中国环境报社与智银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环保产业研究院,设立环保产业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政策、战略、金融等全方位支持服务。
这其中既有央企、国企,也有跨界进入的不少民营上市公司。未来10年正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不断壮大的环保市场和项目模式的转变,持续提高着企业发展的资金壁垒,限制了中小环保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参与机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认为,在环保产业迎来发展大潮的时候,中小环保企业恰恰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在当天下午中国环境报社及环保产业研究院举办的首届环保总裁沙龙上,十数位知名环保企业家就绿色金融、中小环保企业竞争策略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在产业大潮下,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税收负担,同时还要面对来自有国企背景、资本实力强的外来者的冲击。
他们的发展对环保产业至关重要。我国环保产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15%~20%的高位区间,目标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要力争达到两万亿元。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一批重点工程,建立基于国家事权的重大项目库,强化项目环境绩效管理。水十条4.6万亿元。
产业格局内涵都有新变化规模放量、结构优化、技术提升、服务加快,环保产业最后将演变成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绿色消费革命,促进社会共治,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6.9%,比工业产出平均水平高19.1个百分点。长期参与环境规划编制的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兼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明显感觉到,规划对环保产业的定位正发生变化。在他看来,找准产业生态圈中最适合自己的黄金位置,中小环保企业就有机会成为独角兽。樊元生表示,让专业的环保企业直接对环境效果负责,政府则为环境效果付费,环保服务业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土十条1.14万亿元自下而上、差异化的城市、单元、河流等环境保护治理清单信息公开驱动的分散型产业市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投资与重点工程城乡和东中西部的治理转移、排污许可证等咨询服务、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等2016年12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事关十三五环保产业发展的重量级规划发布。大气、水、土壤三大要素质量实施清单式管理,对分解到区域、流域、城市和控制单元的治理目标任务要求签订责任书并实施考核,因此,企业可以从中了解到潜在的市场。
吴舜泽认为,环保产业最后将演变成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绿色消费革命,促进社会共治,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环境服务业从传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施运营向环境综合服务延伸,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境金融等服务业态和模式呈快速发展态势。
编者按:1月15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2016年国内国际双十大环境新闻发布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以大气要素质量管理为例,京津冀地区要求以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为重点,突出抓好冬季散煤治理、机动车监管、重污染天气应对。他们不约而同地看中了环保产业,意图通过建立环保产业园区打造当地经济新的亮点。同时,国家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使地方政府开始寻求在质和量上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但是,受限于资金壁垒、品牌影响弱、资质单一、政策扶持不足等因素,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瓶颈。此外,吴舜泽认为,包括城乡和东中西部的治理转移、排污许可证等咨询服务、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等也将是十三五环保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一方面,通过量身定制环境服务方案,打造领先的细分品质,充分体现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布局大企业难以企及之处。本期,我们将重点反映这些观点。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表示,最近这段时间,他就接到了不少地方关于在经济发展上调整思路的咨询。论坛上,来自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环保产业格局变化、发展机遇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十三五催生哪些市场需求?包括差异化的城市、单元、河流等环境保护治理清单信息公开驱动的分散型市场,十三五规划投资与重点工程,治理转移、排污许可证等咨询服务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环保领域的总投资预计达到10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两万亿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界者加剧了行业竞争,特别是跨界竞争者依靠资本优势开展的低价竞争,对创新的积极性造成冲击,让中小型环企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同时,在技术设备方面,国内环保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部分达到领先水平,这也为环保产业的变化和整合奠定了基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用的是绿色低碳产业一词。相关精彩内容将在下期产业版予以呈现,敬请期待。樊元生介绍说,目前,电除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向3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布袋除尘应用水平也较高。
其中,气十条涉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等7项内容,2013年~2017年共计划投资1.75万亿元。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放量增长、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比重不断提高、环保服务业快速发展等特点。
眼下,已进入十三五第二年,环保产业正呈现哪些新特点,又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作为产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又该如何谋求一席之地?在日前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2016年国内国际双十大环境新闻发布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和企业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土十条涉及源头防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四大重点投资领域,总投资需求1.14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环保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据樊元生介绍,2015年环境服务业增速达28.9%。
2015年环保上市企业环境综合服务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0倍以上,出现了一批按效付费的环境综合服务模式、案例和企业。一批拥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部分央企和资本跨界介入,加速行业格局变化。二是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投资与重点工程。珠三角地区的方向是做好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控,重点抓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
吴舜泽表示,未来呈现的一个趋势是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相融合的生态文明主流产业,强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中小企业要做行业独角兽品牌弱小、资金壁垒、资质单一、扶持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要开拓业务新形态、量身定制环境服务方案、布局大企业难以企及之处现在环保产业中最热闹的当属大型平台型企业。
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结果不只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有所裨益,而且还将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目标我国环保产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15%~20%的高位区间,目标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要力争达到两万亿元转变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相融合的生态文明主流产业,强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环保产业最后将演变成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绿色消费革命,促进社会共治,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2015年环保上市企业环境综合服务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0倍以上,出现了一批以质量改善效果付费的环境综合服务模式、案例和企业机遇2013年~2017年气十条涉及投资1.75万亿元。
一是自下而上、差异化的城市、单元、河流等环境保护治理清单信息公开驱动的分散型产业市场。吴舜泽建议,从十三五产业发展的机遇角度来说,企业可以从公开的渠道中梳理出线索,并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